两可
liǎng kě
兩可
两可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可
◎两种可能都行。
例如我去不去两可。
英文both will do; either will do;
引证解释
1.同时认可两种相反或对立的事物。 春秋 末 郑国 思想家 邓析 的哲学思想之一。
例证《列子 · 力命》:“邓析 操两可之説,设无穷之辞。”
2.可此可彼;两者均可。
例证《晋书 · 隐逸传 · 鲁胜》:“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两可。”
唐 · 温庭筠 《上宰相书》之二:“性禀半痴,机无两可。”
《金史 · 商衡传》:“温 果可罪当贬逐,无罪则臣为妄言,岂有是非不别而两可之理。”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先别谢,成不成还在两可哪!”
国语辞典
两可
◎不否定任何一方。
例证《晋书 · 卷九四 · 隐逸列传 · 鲁胜》:“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两可。”
例如如:“模棱两可”。
网络解释
两可
两可,汉语词语,是指可此可彼;两者均可的意思。
两可的字义分解
两
拼音 liǎng 部首 一 总笔画 7两 [ liǎng ]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 如 两个黄鹂。两本书。 2. 双方。 如 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如 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 如 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更多解释]
可
拼音 kě,kè 部首 口 总笔画 5可 [ kě ] 1.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6.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可 [ kè ] 1.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