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典
cí diǎn
祠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祠典
◎祀典,有关祭祀的典制。
网络解释
祠典
cí diǎn ㄘㄧˊ ㄉㄧㄢˇ
祠典
祀典,有关祭祀的典制。《三国志 · 魏志 · 明帝纪》:“﹝ 青龙 元年﹞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 渭水》:“ 霸 滻 , 长水 也,虽不在祀典,以近 咸阳 秦 、 汉 都, 泾 、 渭 、 长水 ,尽得比大川之礼。”
祠典的字义分解
祠
拼音 cí 部首 示 总笔画 9祠 [ cí ] 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如 祠堂。祠庙。宗祠。 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更多解释]
典
拼音 diǎn 部首 八 总笔画 8典 [ diǎn ]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 如 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2. 标准,法则。 如 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3. 指典礼。 如 盛典。大典。 4. 主持,主管。 如 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 如 典卖。典押。典契。 6.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