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
nà làn tuó
那爛陀
那烂陀的意思
词语解释
那烂陀
1.亦作“那烂陁”。
2.梵语N?land?的音译。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的佛寺名。唐玄奘、义净等入天竺求佛经,皆曾停居此寺。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是古代印度的最高学府。
国语辞典
那烂陀
◎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的佛寺。在今印度比哈尔省巴腊贡(Baragaon)。相传是帝日王为北印度曷罗社盘社(Rājavamsa)比丘所建,后经历代国王扩建,成为古印度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更是七、八世纪印度佛教最高学府。护法、月护、戒贤、月称等著名论师都曾在此讲学,中国高僧如玄奘、义净等也留学于此。毁于十二世纪。
网络解释
那烂陀
那烂陀[Nālandā] 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地方。据传原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诞生及逝世之处,释迦牟尼亦路经此地。
5世纪兴建的古那烂陀大学是中国唐朝玄奘曾经学习的地方。极盛期曾有来自全亚洲1万多名僧人学习并积累研究成果,12世纪因遭到伊斯兰教教徒的侵略而毁灭。据说,当时约900万册的藏书被持续焚烧了六个月。
那烂陀的字义分解
那
拼音 nà,nǎ,nèi,nā 部首 邑 总笔画 6那 [ nà ] 1.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 如 那里。那个。那样。那些。那时。那么。 那 [ nǎ ] 1.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那 [ nèi ] 1.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 如 那个。那五年。 那 [ nā ] 1. 姓。 [更多解释]
烂
拼音 làn 部首 火 总笔画 9烂 [ làn ] 1.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 如 烂糊。煮烂。 2. 程度极深。 如 台词背得烂熟。 3. 东西腐坏。 如 腐烂。 4. 灼伤。 如 焦头烂额。 5. 崩溃,败坏。 如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6. 破碎。 如 破烂。烂纸。 7. 头绪杂乱。 如 烂摊子。 8. 明,有光彩。 如 烂银枪。烂漫。 [更多解释]
陀
拼音 tuó 部首 阜 总笔画 7陀 [ tuó ] 1. 〔~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2. 山冈。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