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
qí tíng
旗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旗亭
1.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
2.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国语辞典
旗亭
1.市楼,为古代指挥市集交易之地。
例证《文选 · 张衡 · 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唐 · 白行简《李娃传》:“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
2.酒楼。因其楼外悬旗,故称为“旗亭”。
例证明 · 孟称舜《桃花人面 · 第一出》:“店舍无烟花满树,旗亭唤酒蚤凉时。”
《儒林外史 · 第一七回》:“良朋相遇,岂可分途?何不 到旗亭,小饮三杯?”
旗亭的字义分解
旗
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旗 [ qí ]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 如 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 如 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更多解释]
亭
拼音 tíng 部首 亠 总笔画 9亭 [ tíng ]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 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 如 书亭。邮亭。岗亭。 3. 适中,均匀。 如 亭匀。 4. 正,当。 如 亭午(正午,中午)。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