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除
pì chú
闢除
辟除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辟除
1.开辟。指打开通路。
2.特指开道。
3.谓开垦荒地。
引证解释
1.开辟。指打开通路。
例证汉 · 焦赣 《易林 · 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2.特指开道。
例证《明史 · 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例证郭沫若 《盲肠炎 · 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4.打扫;扫除。
例证《管子 · 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5.引申为驱除。
例证《荀子 · 成相》:“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6.祛除;禳除。
例证汉 · 应劭 《风俗通 · 祀典 · 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 · 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7.征聘授官。
例证《周礼 · 地官 · 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
《后汉书 · 百官志一》:“汉 ·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8.芟除(杂草)。
例证清 ·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 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9.开发。
例证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网络解释
辟除
亦称“辟”、“辟召”。汉代高级官员任用属官的制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都可自行聘任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与后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铨选的制度不同。辟,征召;除,授官之意。《文献通考 · 选举》:“盖东汉时,选举辟召皆可以入仕,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犹以召为荣焉。”
西汉之时,既有征召、也有辟除,二者可以合称“征辟”。东汉也是如此。
辟除的字义分解
辟
拼音 bì,pì 部首 辛 总笔画 13辟 [ bì ] 1. 君主。 如 复辟。 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 如 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4. 古同“睥”,睥睨。 辟 [ pì ] 1. 开发建设。 如 开辟。 2. 驳斥,排除。 如 辟邪。辟谣。辟蠹。 3. 透彻。 如 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4. 法,刑。 如 大辟(古代指死刑)。 [更多解释]
除
拼音 chú 部首 阜 总笔画 9除 [ chú ] 1. 去掉。 如 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 2. 改变,变换。 如 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3. 不计算在内。 如 除非。除外。 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 如 除法。 5. 台阶。 如 阶除。庭除。 6. 任命官职。 如 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