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遯
féi dùn
肥遯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肥遯
◎《易 · 遯》:“上九,肥遁,无不利。”孔颖达疏:“子夏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后因称退隐为“肥遯”。
国语辞典
肥遯
◎隐居避世而自得其乐。也作“肥遁”。
例证《文选 · 桓温 · 荐谯元彦表》:“抱德肥遯,扬清渭波。”
肥遯的字义分解
肥
拼音 féi 部首 肉 总笔画 8肥 [ féi ] 1.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 如 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 2. 土质含养分多的。 如 肥沃。肥美(a.肥沃;b.肥壮、丰美)。 3.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 如 肥料。肥力。 4. 使田地增加养分。 如 肥田。 5.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 如 肥大。肥瘦儿。 [更多解释]
遯
拼音 dùn 部首 辵 总笔画 14遯 [ dùn ] 1.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乾上。《易•遯》:“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2. 同“遁”。《説文•辵部》:“遯,逃也。”《玉篇•辵部》:“遁,退還也,隱也。遯,同遁。”《易•序卦》:“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