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迹
fú jì
浮跡
浮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浮迹
◎飘泊不定的行踪。
网络解释
浮迹
fú jì ㄈㄨˊ ㄐㄧˋ
浮迹(浮迹)
飘泊不定的行踪。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浮迹的字义分解
浮
拼音 fú 部首 水 总笔画 10浮 [ fú ]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 如 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2. 表面的。 如 浮皮儿。浮土。浮雕。 3. 空虚,不切实。 如 浮夸。浮华。 4. 不沉静,不沉着。 如 轻浮。浮躁。 5. 暂时的。 如 浮记。浮支。 6. 可移动的。 如 浮财。浮荡。浮吊。浮动。 7. 超过,多余。 如 人浮于事。 8. 呈现,涌现。 如 浮现。浮想。 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 如 浮脉。 [更多解释]
迹
拼音 jì 部首 辵 总笔画 9迹 [ jì ] 1. 脚印。 如 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 如 印迹。 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 如 古迹。实迹。 4. 追寻踪迹。 如 “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5. 据实迹考知。 如 “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