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胡

朗读xī hú

朗读ㄒㄧ ㄏㄨˊ

西胡的意思

词语解释

西胡xī hú

古代对葱岭内外西域各族的泛称匈奴居中,称胡或北胡;乌桓鲜卑在匈奴东,称东胡;西域各族在匈奴西,称西胡

网络解释

西胡

中国古代对西域各族的泛称。因在匈奴 西而得名。西汉时仅指葱岭以东,东汉起亦兼指葱岭西各族。其中著名的城国、游牧部落和民族鄯善(原名楼兰)、车师(原名姑师)、龟兹、于阗、焉耆(亦作乌夷、乌耆、阿耆尼等)、疏勒(唐称去沙、伽师祗离)、姑墨、大宛蒲类、狐胡(亦作孤胡)、乌孙、大小月支等。以从事游牧为主。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加强汉族西域各族经济文化联系。秦汉以来,对来自这些地区物产加以“胡”字,如胡桃胡椒等。《后汉书 · 西域传赞》:“逷矣西胡,天之外区。土物琛丽,人性淫虚。不率华礼,莫有典书。若微神道,何恤何拘。”李贤注:“逷,远也。”明陶宗仪《辍耕录 · 事物异名》:“毳布也罽也。《说文》曰:‘西胡毳布。’”

西胡的字义分解

  • 西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西 [ xī ]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 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 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3.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胡 [ hú ]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 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 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 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 胡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 “狼跋其胡。”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更多解释]

西胡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西胡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