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白
hú bái
狐白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狐白
◎狐狸腋下的白毛皮。见“狐白裘”。
引证解释
1.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例证《管子 · 轻重戊》:“代 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
《汉书 · 匡衡传》:“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
颜师古 注:“狐白,谓狐掖下之皮,其色纯白,集以为裘,轻柔难得,故贵也。”
明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兽二 · 狐》:“毛皮可为裘,腋毛纯白,谓之狐白。”
2.见“狐白裘”。
国语辞典
狐白
◎狐腋下的白毛皮。会集之而制成裘,既轻软又暖和,甚为难得,为世所珍。
例证《管子 · 轻重戊》:“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
《文选 · 曹植 · 赠徐干诗》:“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网络解释
狐白
狐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ú bái,基本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狐白的字义分解
狐
拼音 hú 部首 犬 总笔画 8狐 [ hú ] 1.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 如 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2. 姓。 [更多解释]
白
拼音 bái 部首 白 总笔画 5白 [ bái ]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如 白色。白米。 2. 明亮。 如 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 如 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 如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如 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如 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如 白吃白喝。 8. 陈述。 如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 如 白话文。 10. 告语。 如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 如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 如 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 如 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白族。白剧。 15.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