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orán

骚然

sāo rán

ㄙㄠ ㄖㄢˊ

騷然

肃然 寂然

骚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骚然sāo rán

骚动样子

例如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 清 · 徐珂《清稗类钞 · 战事类》天下骚然

英文turbulent;

引证解释

1.扰乱貌;动荡不安貌。

例证《汉书 · 严助传》:“夫以眇眇之身,託于王侯之上,内有饥寒之民, 南夷 相攘,使边骚然不安,朕甚惧焉。”
唐 · 李华 咏史之四:“幕府功未立,江湖骚然。”
宋 · 苏舜钦 《太子太保韩公行状》:“诸邑日有剽劫民情骚然。”
鲁迅 《伪自由书 · 从幽默到正经》:“不幸 东省 沦陷举国骚然。”

2.纷杂貌。

例证汉 · 刘向 《说苑 · 君道》:“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3.风动貌。

例证宋 ·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之十序:“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 顺 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4.凄清貌。

例证宋 · 林逋 《寿阳城南写望怀历阳》诗:“吟罢骚然略迴首, 歷阳 诗社离群。”

国语辞典

骚然sāo rán

动乱不安的样子。

例证汉书 · 卷六四上 · 严助传》:“南夷相攘,使边骚然不安。”

网络解释

骚然

骚然,汉语词汇。

拼音:sāo rán

释义:1、扰乱;动荡不安。2、纷杂。3、风动。4、凄清。

骚然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o,sǎo 部首总笔画 12

    骚 [ sāo ] 1. 动乱,扰乱,不安定。 骚乱。骚扰。骚动。 2. 忧愁。 “离骚者,犹离忧也。” 3. 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 骚体。骚人。骚客。风骚(❶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❷指妇女举止轻佻)。 4. 举止轻佻,作风下流。 骚货。 5. 同“臊”(sāo ㄙㄠ)。 骚 [ sǎo ] 1. 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 “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更多解释]

  • 拼音 rán 部首总笔画 12

    然 [ rán ] 1. 对,是。 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 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 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 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同“燃”。 [更多解释]

骚然的分字组词

骚然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