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
人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质
1.为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接受某项条件而拘留的人。
例如他必须把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子留下来作为人质。
英文pawn;
2.通常指被交给另一方的人,以作为对交付人或交付机构的良好意图的保证。
英文hostage;
翻译
- 英语 hostage
- 德语 Geisel (S)
- 法语 otage
引证解释
1.人的实体。
例证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非木质也,木之质非人质也。”
2.指人的体魄。
例证宋 ·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唐 · 襄州 赵康凝 令公,世勋嗣袭,人质甚伟。”
《宋史 · 世家传四 · 南汉刘氏》:“有 余延业 者,人质么么。”
清 · 顾炎武 《莱州》诗:“山形当斗入,人质并魁梧。”
3.被对方拘留作为抵押的人。多用以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向对方有所要挟。
例证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他们向 介尔士 提出以在‘康妙恩’手下的一切的人质换回 卜郎魁氏。”
陈白尘 《大风歌》第四幕:“太后谋害 齐 王未成,便留他在朝,作为人质。”
国语辞典
人质
◎为了取信于对方而作为抵押,或为对方所拘留的人,称为“人质”。
网络解释
人质 (汉语词汇)
人质,即是被俘虏者掳走的人。这词最早的用意是指在战争里,某一方将敌人的人捉走,然后向敌方提出条件,以方便威胁对方。但到了近举动,尤其是在威胁的态度下进行。在特别的情况下,例如绑架者提出的限期已到(透过发出最后通牒来通知),而对方没有回应或拒绝其要求,绑架者将会于身体上残害人质。
人质的字义分解
人
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人 [ rén ]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2.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更多解释]
质
拼音 zhì 部首 贝 总笔画 8质 [ zhì ] 1. 本体,本性。 如 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2. 朴素,单纯。 如 质朴。质直。 3. 问明,辨别,责问。 如 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4. 抵押或抵押品。 如 人质。 5. 同“贽”,礼物。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