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jīng

正经

常用词

朗读zhèng jīng

朗读ㄓㄥˋ ㄐㄧㄥ

正經

形容词 副词

庄严 庄重 严肃

诙谐

正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经zhèng jing

1.正派庄重

例如正经人。

英文formal serious;

2.正规的。

例如正经货。

英文standard; regular;

3.〈方〉:确实真正

英文real; true;

4.正当的。

例如正经事。

英文fair;

正经zhèng jīng

1.旧称十三经为“正经”。

2.正派,谨守规矩

国语辞典

正经zhèng jīng

1.旧称十三经为“正经”。

例证《抱朴子 · 外篇 · 百家:“正经道义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2.正派,谨守规矩。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 · 卷六》:“美名一时无比,却又资性贞淑言笑不苟,极是一个有正经妇人。”
《儒林外史 · 第三回》:“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妆大?”

正经zhèng jing

1.人的品行态度规矩端庄

例证元 · 吴昌龄张天师 · 第二折》:“你老人家正经,则管里絮絮叨叨的,你也须知病体耐烦说话。”

近义严肃

反义诙谐

2.正当的。

例证红楼梦 · 第五五回》:“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正经。”

例如如:“正经话”、“正经事”。

3.小说中借指正房夫人。也作“正景”。

例证醒世姻缘传 · 第三〇回》:“所以一辈子托生,又高了一等,与人家正经娘子。”

4.道地的意思。指性质而言。

例如如:“正经货”。

网络解释

“正经”的拼音、发音

“正经”的拼音根据语境用法有所不同:

  1. 普通话标准发音

    • 表示“正派、庄重”“正当的”“确实的”等形容词含义时,拼音为 zhèng jing其中“经”读轻声。例如:“正经人”“正经话”。
    • 特指儒家经典(如《十三经》)时,读作 zhèng jīng,“经”读第一声。例如:“正经正史”。
  2. 方言及变体发音

    • 在唐山方言中,“正经”常被说成“正景”,发音为 zhèng jǐng这里的“经”读第三声
    • 成语“正经八本”(或“正经八板”)中,“经”也读第一声,拼音为 zhèng jīng bā běn强调严肃认真的态度。

日常使用中,普通话形容词用法以 zhèng jing(轻声)为主;涉及经典或方言时需注意特定发音。

正经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èng,zhēng 部首总笔画 5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更多解释]

  • 拼音 jīng 部首总笔画 8

    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 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 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4. 治理,管理。 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5. 通过。 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6. 禁受。 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 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 经脉。经络。 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 已经。曾经。 10. 缢死,上吊。 自经。 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 月经。经血。 12. 古同“京”,数目。 13. 姓。 [更多解释]

正经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正经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