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士
yuán shì
元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元士
1.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2.指低级官吏。
3.佳士,优异之士。
4.明初给事中的别称。
国语辞典
元士
1.古代官阶。阶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
例证《礼记 · 王制》:“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2.职官名。明太祖时曾改给事中为元士,又改为源士,其后仍称给事中。见《明史 · 卷七四 · 职官志三》。
网络解释
元士
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礼记 · 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孔颖达 疏:“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於诸侯之士也。《周礼》:公侯伯之士,虽一命不得称元士。” 汉·班固 《白虎通 · 爵》:“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
韩国军衔,士官的最高级,高于上士。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军士长。
元士的字义分解
元
拼音 yuán 部首 儿 总笔画 4元 [ yuán ] 1. 头、首、始、大。 如 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 2. 基本。 如 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 3. 同“圆”。 4. 未知数。 如 一元二次方程。 5. 中国朝代名。 如 元代。元曲。 6. 姓。 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更多解释]
士
拼音 shì 部首 士 总笔画 3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7.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