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lián

孝廉

常用词

xiào lián

ㄒㄧㄠˋ ㄌㄧㄢˊ

孝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孝廉xiào lián

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例如孝廉不行。 —— 后汉书 · 张衡传》

英文two subjects to select offcials in Han Dynasty;

翻译

  • 英语 xiaolian, two examination subjects in Han, later a single subject in Ming and Qing, successful second degree candidate
  • 法语 Xiaolian

引证解释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於 汉 · 代,在 东汉 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士人

例证《汉书 · 武帝纪》:“元光 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 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廉隅者。”
晋 · 葛洪 《抱朴子 · 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於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旧唐书 · 杨绾传》:“望请依古制,县令孝廉,审知其乡閭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於州。”
宋 ·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俾乡人举其孝廉。孝者,当兵火扰攘之际,供母养无缺;廉者,虽在穷约,人或賙之,有所不受。”
醒世恒言 ·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 汉 · 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时。他不以科目取士,惟凭州郡选举。虽则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但是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
戴名世 《刘光禄墨卷序》:“以孝廉举者,既举而不可不孝不廉也。”

2.明 · 清 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例证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次年乡试,便高中孝廉转年会试又联捷了进士,歷升了内阁学士。”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沿海的房舱本来甚少,都被那位 何孝廉 定去了。”
张友鹤 校注:“﹝孝廉﹞举人的别称。”

国语辞典

孝廉xiào lián

1.科举时代举人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一五》:“后亦举孝廉,不仕而终。”

2.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由各郡推举人才

例证汉书 · 卷六 · 武帝纪》:“元光元年十一月,初令郡国孝廉各一人。”
文选 · 李密 ·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孝廉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iào 部首总笔画 7

    孝 [ xiào ]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孝敬。孝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2. 居丧的事。 守孝。吊孝。 3. 丧服。 戴孝。孝衣。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lián 部首 广 总笔画 13

    廉 [ lián ] 1. 堂屋的侧边。 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2. 不贪污。 廉洁。廉正。廉明。 3. 便(pián )宜,价钱低。 物美价廉。 4. 察考,访查。 “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5. 姓。 [更多解释]

孝廉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孝廉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