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常用词

dì tú

ㄉㄧˋ ㄊㄨˊ

地圖

名词

舆图

地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图dì tú

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

例如而秦武阳地图匣。 —— 战国策 · 燕策》

英文map;

引证解释

1.地理位置形势

例证管子 · 七法》:“故兵也者,审於地图,谋十官。”
尹知章 注:“地图,谓敌国险易之形,军之部置。”
唐 · 杨衡 《送人流雷州》诗:“地图经 大庾,水驛过 长沙。”
明 · 许承钦 雁门关诗:“秦 月秋鸣鏑, 并 人夜控弦。地图百战山势三边。”

2.古指描摹土地山川地理形势的图。今称说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的图,上面标着符号和文字,一般都着上颜色。按,地图之学,我国自古重之。 史记汉书明言地图者甚多; 晋 · 裴秀 自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唐 ·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四十七节镇为标准,每镇篇首皆有图,但俱佚不存现存最古的地图有1974年 长沙 马王堆 三号 汉 · 墓出土的帛绘地图二幅,其次为现存 西安 碑林之 刘豫 阜昌 七年刻石《华夷图》《禹迹图》

例证《周礼 · 地官 · 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
郑玄 注:“説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
《战国策 · 赵策二》:“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於 秦。”
《史记 · 刺客列传》:“诚得 樊将军 首与 燕督亢 之地图奉献 秦王,秦王 必説见臣。”
宋 ·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上命取地图视之。”
陆定一 《老山界》:“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 瑶 山,地图上叫 越城岭,土名叫 老山界。”

国语辞典

地图dì tú

说明地表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分布情况图形。图上标有符号、文字等,或著以颜色。

例证周礼 · 地官 · 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

例如如:“军事战略地图”、“中华民国地图”、“世界地图”。

网络解释

地图 (空间分布性图纸)

地图(dì tú),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随着科技进步,地图的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

古代地图一般画在羊皮纸石板上,传统地图的载体多为纸张,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地图等多种载体。

地图的字义分解

  • 拼音 dì,de 部首总笔画 6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慢慢地走。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图 [ tú ]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图画。图案。图谱。图鉴。 2. 指地图。 《亚洲略图》。图穷匕见。 3. 画。 画影图形。 4. 计谋,计划。 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 5. 谋取,希望得到。 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更多解释]

地图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地图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