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yánsānzhì,címǔbùqīn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拼音
chán yán sān zhì , cí mǔ bù qīn
注音
ㄔㄢˊ ㄧㄢˊ ㄙㄢ ㄓˋ ㄘˊ ㄇㄨˇ ㄅㄨˋ ㄑㄧㄣ
繁体
讒言三至,慈母不親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chán yán sān zhì,cí mǔ bù qīn

  1.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

引证解释

  1. 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 人有与 曾参 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 曾参 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投杼下机,踰墙而走。夫以 曾参 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三国曹植 《当墙欲高行》诗:“众口可以鑠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閒,不辨伪真。”

字义分解

  • 拼音 chán 部首总笔画 11

    谗 [ chán ] 1.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谗言。谗害。谗佞。进谗。信谗。 [更多解释]

  • 拼音 yán 部首总笔画 7

    言 [ yán ] 1. 讲,说。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6

    至 [ zhì ] 1. 到。 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 极、最。 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慈 [ cí ] 1. 仁爱,和善。 慈爱。慈善。慈悲。慈祥。仁慈。慈和。慈眉善目。 2. 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慈。慈闱。慈颜。慈命。 3. 对父母的孝敬奉养。 孝子慈孙。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母 [ mǔ ] 1. 妈妈,娘。 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 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 姑母。舅母。 3. 雌性的,与“公”相对。 母鸡。 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 母国。母校。母音(元音)。 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 螺丝母。子母扣。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bù,fǒu 部首总笔画 4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 拼音 qīn,qìng 部首总笔画 9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 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 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 乡亲。 5. 本身,自己的。 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 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 亲吻。 亲 [ qìng ] 1.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更多解释]

分字组词

相关词语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常见问题

  1.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拼音是什么?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怎么读?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拼音是:chán yán sān zhì , cí mǔ bù qīn
    点击 图标播放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发音

  2.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是什么意思?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意思是:《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