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夷
niǎo yí
鳥夷
鸟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鸟夷
◎海岛居民。先秦时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
国语辞典
鸟夷
◎我国东北偏远地区的居民,因取鸟兽之皮为衣而得名。
例证《汉书 · 卷二八 · 地理志上》:“大陆既作,鸟夷皮服。”
唐 · 颜师古 · 注:“此东北之夷,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也。一说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鸟也。”
网络解释
鸟夷
【释义】海岛居民。先秦时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
鸟夷的字义分解
鸟
拼音 niǎo 部首 鸟 总笔画 5鸟 [ niǎo ]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 如 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更多解释]
夷
拼音 yí 部首 大 总笔画 6夷 [ yí ]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 如 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 如 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3. 平,平坦,平安。 如 化险为夷。 4. 弄平。 如 夷为平地。 5. 消灭。 如 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 等辈。 如 “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 古代的锄类工具。 8. 古同“怡”,喜悦。 9. 古同“痍”,创伤。 10.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