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hàn

三澣

拼音
sān hàn
注音
ㄙㄢ ㄏㄢˋ

三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澣sān hàn

  1. 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

  2. 洗过三次

引证解释

  1. 唐 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

    明•杨慎 丹铅总录·时序·三澣:“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 唐•制十日一休沐。故 韦应物 诗曰:‘九日驰驱一日闲’, 白乐天 诗曰:‘公假月三旬’。”

  2. 洗过三次。

    新唐书·柳公权传》:“﹝ 文宗 ﹞常与六学士便殿。帝称 汉文帝 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矣!’学士皆贺,独 公权 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进贤退不肖,纳諫諍,明赏罚,服澣濯之衣,此小节耳。’”

三澣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huàn 部首总笔画 16

    澣 [ huàn ] 1. 同“浣”。➊洗涤。《玉篇•水部》:“澣,濯也。浣,同澣。”《詩.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瀚我衣。”唐柳宗元《貞符》:“澤漢于爨,𩰾炎以澣”➋唐代官吏的洗浴假。唐代官制,每十天休洗浴假一次,称为休澣。每月分上澣、中澣、下澣。又因以借作旬的别称。上澣、中澣、下澣即上旬、中旬、下旬。《正字通•水部》:“澣,楊慎日。 ‘俗以上澣、中澣、下澣為上旬、中旬、下旬。”本唐官制:十日一休沐……今皆襲用之。省作浣。”唐權德輿《奉和陳閣老寒食初假當直》:“繁花滿樹似留客,應為主人休澣歸。”《新唐書•裴炎傳》:“補弘文生,休澣,它生或出游,炎讀者不廢。 澣 [ hàn ] 1. 同“瀚”。《集韻•翰韻》:“瀚,北海名。一曰混瀚,水皃。或从幹。”宋王禹偁《射弩》:“射彼老上庭,奪取臙脂山,不見一匈奴,直抵澣海還。” [更多解释]

三澣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三澣的相关词语

【三澣】的常见问题

  1. 三澣的拼音是什么?三澣怎么读?

    三澣的拼音是:sān hàn
    点击 图标播放三澣的发音

  2. 三澣是什么意思?

    三澣的意思是:①.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②.洗过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