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

兀者

wù zhě

ㄨˋ ㄓㄜˇ

兀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兀者wū zhě

1.断去一足的人。

2.金元两代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及精奇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采集许多不同族属部落泛称兀者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元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明代称为野人女直。清代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兀者

国语辞典

兀者wù zhě

瘸腿的人。

例证庄子 · 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网络解释

兀者

兀者,分布辽阳行省北部通古斯语族居民还有统称为吾者、兀者或斡拙的诸部。满语森林一词,清代译写为乌稽、窝集等①,当即源于兀者。兀者部人之得名,盖因其出没大山老林之故。清代仍不用以为部族名称者,如东海兀哲部、窝稽部等皆是。

兀者,刖足曰兀,是为刖足之人。见《庄子 · 徳充符第五》。

兀者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兀 [ wù ] 1.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 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2. 高高地突起。 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 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ě 部首总笔画 8

    者 [ zhě ]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 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 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 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更多解释]

兀者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兀者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