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三革

朗读sān gé

朗读ㄙㄢ ㄍㄜˊ

三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革sān gé

指甲、胄、盾,古时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故称。国语 · 齐语》:“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韦昭注:“三革,甲、胄、盾也。”荀子 · 儒效》:“反而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杨倞注:“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说,指用革甲装备战车战马士兵

网络解释

三革

出自《国语 · 齐语》之桓公霸诸侯:“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 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 卫诸夏之地,所以示权于中国也。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 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

三革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革 [ gé ]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 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 改变。 革新。革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3. 取消,除掉。 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 姓。 [更多解释]

三革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三革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