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
常用词
lì zhì
吏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吏治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例如澄清吏治。
英文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翻译
- 英语 style of governing (of minor official), achievement in office
国语辞典
吏治
◎官吏治事的成绩。
例证《史记 · 卷六 · 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汉书 · 卷八 · 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网络解释
吏治
吏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ì zhì。是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史记 · 酷吏列传序》、《汉书.卷八.宣帝纪》等书均有相关记载。
吏治的字义分解
吏
拼音 lì 部首 口 总笔画 6吏 [ lì ]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 如 吏治。官吏。 2. 旧指小公务员。 如 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更多解释]
治
拼音 zhì 部首 水 总笔画 8治 [ zhì ] 1. 管理,处理。 如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 如 治河。治水。 3. 惩办。 如 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 如 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如 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 如 治学。治史。 7. 安定。 如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如 府治。治所。 9.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