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
yī chóu
一籌
一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筹
◎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指一更。犹一着。一名,一个。
引证解释
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
例证《景德传灯录 · 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
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参见“一筹莫展”。
例证《宋史 · 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明 · 王彦泓 《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
3.指一更。
例证《晋书 · 赵王伦传》:“秀 復告右卫佽飞督 閭和,和 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
4.犹一着。
例证宋 · 陆游 《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
《醒世恒言 ·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 杨延和 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
《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
5.一名,一个。
例证《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国语辞典
一筹
1.筹,一种古代的计算工具,于竹筹上刻有数字。一筹指一个等级、程度。
例证《老残游记二编 · 第一回》:“佛经说人不可以著相,我们总算著了雅相,是要输他一筹哩!”
2.比喻一个谋略、计策。
例证语本《宋史 · 卷四三四 · 儒林传四 · 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网络解释
一筹
一筹词语的意思(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
一筹的字义分解
一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更多解释]
筹
拼音 chóu 部首 竹 总笔画 13筹 [ chóu ] 1. 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如 筹策(➊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➋计策)。筹算。筹码。略胜一筹。竹筹。酒筹。 2. 谋划。 如 筹款。筹备。筹措。筹划。筹集。筹建。运筹。统筹。一筹莫展。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