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yáng

南洋

常用词

nán yáng

ㄋㄢˊ ㄧㄤˊ

名词

南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洋nán yáng

南洋群岛一带地方

英文an old name for the Malay Archipelago,the Malay Peninsula and Indonesia or for Southeast Asia;

翻译

  • 英语 Southeast Asia, South seas
  • 德语 Südostchina (S)​, Südseeinseln
  • 法语 Asie du sud-est, mers du sud

引证解释

1.清 · 末至 民国 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称 山东 以南的 江苏浙江、福建 及 广东 各省为 南洋 ; 江苏 以北的 山东、河北、辽宁 各省为 北洋

例证郑观应 《盛世危言 · 海防上》:“南洋 起 厦门,包 汕头 臺湾 潮阳 甲子门 四澳 虎门 老万山 七洲洋 直抵 雷环 为一截。”

2.亚洲 东南部国家地区

例证郑观应 《盛世危言 · 海防上》:“昔泰西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而 南洋 各岛,悉为佔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
茅盾 《过封锁线》:“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 南洋 华侨。”

国语辞典

南洋nán yáng

1.清时称江苏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长江沿岸一带为“南洋”。

2.群岛名。位于亚洲南部的群岛。参见“南洋群岛”条。

网络解释

南洋 (中文地理词语)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清朝时期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

南洋的字义分解

  • 拼音 nán,nā 部首总笔画 9

    南 [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 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南 [ nā ] 1.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更多解释]

  • 拼音 yáng 部首总笔画 9

    洋 [ yáng ] 1. 比海更大的水域。 海洋。 2. 广大,众多,丰盛。 洋溢。洋洋。 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 洋人。洋货。洋为中用。 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 土洋结合。 5. 银元。 大洋。洋钱。 [更多解释]

南洋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南洋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