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断
gān duàn
乾斷
干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断
◎帝王的裁决。帝王裁决政事的权力。
网络解释
干断
拼音: qián duàn
注音:ㄑㄧㄢˊ ㄉㄨㄢˋ
繁体:干断
1. 帝王的裁决。
2. 帝王裁决政事的权力。
清 李渔 《玉搔头 · 闻警》:“内外臣民,不知出于干断,只说我为 宸濠 所挟。”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自查办鸦片以来,幸赖干断严明,天威震迭。”
明 刘若愚 《酌中志 · 忧危竑议前纪》:“伏乞皇上大奋干断,俯从群谏,早建皇长子。” 清 夏燮 《中西纪事 · 剿抚异同》:“是时, 成庙 主剿之见,独操干断,万无转移。”
干断的字义分解
干
拼音 gān,gàn 部首 干 总笔画 3干 [ gān ] 1. 触犯,冒犯,冲犯。 如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如 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 如 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如 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如 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 如 “河之干兮”。 7. 个数。 如 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如 干燥。干柴。 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如 饼干。豆腐干。 10. 枯竭,尽净,空虚。 如 干尽。干杯。 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如 干着急。 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如 干亲。 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如 我又干了他一顿。 14. 〈方〉慢待;置之不理。 如 把客人干在一旁。 15. 〔~将(jiàng)〕古剑名。 16. 姓。 干 [ gàn ]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如 树干。躯干。干线。 2. 做。 如 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如 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 如 事情要干。 [更多解释]
断
拼音 duàn 部首 斤 总笔画 11断 [ duàn ]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 如 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2. 不继续,禁绝。 如 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3. 判定,决定。 如 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4. 一定,绝对。 如 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