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螺
jiǔ kǒng luó
九孔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九孔螺
◎即石决明。
网络解释
九孔螺
九孔螺,即杂色鲍,商品名为“珍珠鲍”,其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壳的边缘有9 个孔,所以称为九孔螺。杂色鲍属于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岩礁区域,为“海产八珍”之首,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九孔螺的字义分解
九
拼音 jiǔ 部首 乙 总笔画 2九 [ jiǔ ]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如 九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 如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更多解释]
孔
拼音 kǒng 部首 子 总笔画 4孔 [ kǒng ] 1. 小洞,窟窿。 如 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2. 很。 如 孔急。孔武有力。 3. 量词,用于窑洞。 如 一孔土窑。 4. 姓。 [更多解释]
螺
拼音 luó 部首 虫 总笔画 17螺 [ luó ] 1.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 如 螺蛳。田螺。海螺。螺号。螺钿。法螺(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2. 像螺壳纹理的。 如 螺纹。螺旋。螺钉。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3. 同“脶”。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