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举
kuáng jǔ
狂舉
狂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狂举
◎谓举证不当。
网络解释
狂举
狂举,拼音是kuáng jǔ,注音是ㄎㄨㄤˊ ㄐㄨˇ。狂举是墨辩逻辑用语。指因不能分清事物之间的同异差别而导致名实不合。《墨子 · 经下》:“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经说下》:“狂。‘牛与马惟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不可。是俱有,不偏有,遍无有。日:‘牛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若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电,是狂举也。犹‘牛有街’、‘马有尾’?”如果借助“牛有齿”、“马有尾”等来证明牛与马不同,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有齿”、“有尾”为牛马所“俱钉”,为“类同”。同样,若用“牛有角”、“马无角”来区分牛与马,也存在类似问题。狂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不知“二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过名”以及“非名”等。
狂举的字义分解
狂
拼音 kuáng 部首 犬 总笔画 7狂 [ kuáng ]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 如 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 如 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 如 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更多解释]
举
拼音 jǔ 部首 丶 总笔画 9举 [ jǔ ] 1. 向上抬,向上托。 如 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2. 动作行为。 如 举止。轻而易举。 3. 发起,兴办。 如 举义。举办。创举。 4. 提出。 如 举要。举例。 5. 推选,推荐。 如 推举。荐举。 6. 全。 如 举国。举世。举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 如 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8. 攻克。 如 “一战而举鄢、郢”。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