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弦
sòng xián
誦弦
诵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诵弦
◎见“诵弦”。
引证解释
1.诵读诗歌。
例证语本《礼记 ·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
宋 · 范成大 《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
2.指礼乐教化。
例证清 · 陈梦雷 《癸亥春日即事》诗之二:“陪金佳气自葱芊,比户销兵讲诵絃。”
网络解释
诵弦
诵弦(诵弦|诵弦)sòng xián ㄙㄨㄙˋ ㄒㄧㄢˊ
(1).诵读诗歌(2).指礼乐教化。
诵弦的字义分解
诵
拼音 sòng 部首 讠 总笔画 9诵 [ sòng ]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 如 诵读。背诵。诵诗。 2. 称述,述说。 如 “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3. 诗歌。 如 作诵(作诗)。 4. 怨谤。 [更多解释]
弦
拼音 xián 部首 弓 总笔画 8弦 [ xián ] 1.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 如 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 2. 乐器上发声的线。 如 琴弦。弦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 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 4. 中医脉象名。 如 弦脉。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