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剔竖

tī shù

ㄊㄧ ㄕㄨˋ

剔豎

剔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剔竖tī shù

直竖貌。

国语辞典

剔竖tī shù

直立竖起。元 · 无名氏也作“踢竖”。

例证《朱砂担 · 第一折》:“我见他忽的眉剔竖,秃的眼圆睁,諕的我腾的撒了台盏,哄的丢了魂灵!”

网络解释

剔竖

tī shù ㄊㄧ ㄕㄨˋ

剔竖(剔竖)

直竖貌。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将我这神眉剔竖。把我这病眼来睁开。”《警世通言 ·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押司娘听得说,柳眉剔竖,星眼圆睁。”《天雨花》第十三回:“柳眉剔竖重重怨,何来光棍敢胡行。”

剔竖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剔 [ tī ] 1. 分解骨肉,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 把骨头上的肉剔干净。 2. 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拨东西。 剔牙。 3. 把不好的挑出来。 剔除。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ù 部首总笔画 9

    竖 [ shù ] 1.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 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2.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3.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 竖着写。 4.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 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更多解释]

剔竖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剔竖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