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

共 715 条词语 ,只显示前10页 ,当前第 9 页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有月坛、中朔、朱明、朱明节、正冬、正腊、瞻谛、瞻蒲劝穑、争死、至节、周燕、至日、重离、驻色酒、中节、弃瑕録用、清治、泥牛、醅酒、青攒、梅水茶、清迥、日至、三庚、圣思、石花、三阳、四离、暑月、木德、清灵、清明火、暖帽、入液、菽麦、四腮鲈、青鸟氏、热审、散水、思心、四游、药雨、岁差、鱼鲔、素纨、元朔、行像、余寒、相唤、寤迁、养日、雨毒、土炭、雪粒、迎冬、啸风、雨木冰、玄木、咬春、迎日等,以下是这些词语的解释。

  • 月坛

    yuè tán

    帝王祭月之坛,又称夕月坛。北周始建,定秋分皇帝祭月于京城西门外,唐以后历代因之。今月坛在北京市阜城门外月坛公园。建于明嘉靖九年。 [查看详情]

  • 中朔

    zhōng shuò

    指中数和朔数。 [查看详情]

  • 朱明

    zhū míng

    ①.夏季。②.指立夏节。③.太阳。④.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⑤.汉郊祀歌名。⑥.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广东罗浮山。⑦.指明朝。明朝皇帝姓朱,故称。 [查看详情]

  • 朱明节

    zhū míng jié

    立夏节。汉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故称。 [查看详情]

  • 正冬

    zhèng dōng

    《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查看详情]

  • 正腊

    zhèng là

    指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因是日为腊日,故称。 [查看详情]

  • 瞻谛

    zhān dì

    谓向下看。 [查看详情]

  • 瞻蒲劝穑

    zhān pú quàn sè

    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查看详情]

  • 争死

    zhēng sǐ

    ①.争抵死罪。②.临死挣扎。 [查看详情]

  • 至节

    zhì jié

    ①.冬至或夏至。②.卓绝的操守。 [查看详情]

  • 周燕

    zhōu yàn

    杜鹃的别名。 [查看详情]

  • 至日

    zhì rì

    ①.指夏至日。②.指冬至日。 [查看详情]

  • 重离

    zhòng lí

    ①.《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离》卦为离上离下相重,故以“重离”指太阳。②.古以帝王喻日,因本《易·离》之义,以“重离”指帝王或太子。 [查看详情]

  • 驻色酒

    zhù shăi jiǔ

    古代立夏日民间所饮酒名。据说能保持容颜美好。 [查看详情]

  • 中节

    zhōng jié

    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中期。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合乎节奏。合乎礼义法度。中等的节操。指中气和节气。 [查看详情]

  • 弃瑕録用

    qì xiá lù yòng

    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查看详情]

  • 清治

    qīng zhì

    清明的治绩。清理整顿。 [查看详情]

  • 泥牛

    ní niú

    ①.即土牛。古人风俗于立春时以泥土制牛,用此象征春耕开始,劝农耕种。②.泛指用泥塑制的牛。 [查看详情]

  • 醅酒

    pēi jiǔ

    未滤去糟的酒。 [查看详情]

  • 青攒

    qīng zăn

    束发紫金冠。 [查看详情]

  • 梅水茶

    méi shuǐ chá

    以黄梅季节雨水烹的茶。 [查看详情]

  • 清迥

    qīng jiǒng

    清明旷远。清越而有回声。 [查看详情]

  • 日至

    rì zhì

    ①.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②.天天来到。 [查看详情]

  • 三庚

    sān gēng

    ①.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之始。②.三伏。 [查看详情]

  • 圣思

    shèng sī

    帝王的思虑。 [查看详情]

  • 石花

    shí huā

    ①.钟乳水的花状凝结物。即碳酸钙。②.茶名。产于四川。③.乌韭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乌韭》。④.珊瑚的一种。⑤.即石花菜。一种产于沿海的藻类植物,可供食用和提炼琼脂。 [查看详情]

  • 三阳

    sān yáng

    ①.《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②.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③.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④.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⑤.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⑥.唐代宫殿名。 [查看详情]

  • 四离

    sì lí

    ①.作诗的四种避忌。②.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称。详“四离四絶”。 [查看详情]

  • 暑月

    shǔ yuè

    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 [查看详情]

  • 木德

    mù dé

    ①.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②.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查看详情]

  • 清灵

    qīng líng

    犹清冥。即天。清明的灵气。清雅美妙。 [查看详情]

  • 清明火

    qīng míng huǒ

    《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查看详情]

  • 暖帽

    nuăn mào

    ①.冬天所戴的帽子。②.清制,官吏冠服分暖帽、凉帽,按例于立冬前数日换戴暖帽。 [查看详情]

  • 入液

    rù yè

    旧时谓立冬后第十天为入液。液,指雨水。 [查看详情]

  • 菽麦

    shū mài

    ①.豆与麦。②.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 [查看详情]

  • 四腮鲈

    sì sāi lú

    鲈鱼的一种,松江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 [查看详情]

  • 青鸟氏

    qīng niăo shì

    古官名。为历正的属官,掌管立春、立夏。 [查看详情]

  • 热审

    rè shěn

    明清时规定每年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内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气炎热,凡流徙、笞杖,例从减等处理,称为“热审”。其制始于明永乐二年,初止决遣轻罪,命出狱听候。至成化时始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清代沿袭。 [查看详情]

  • 散水

    sàn shuǐ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 [查看详情]

  • 思心

    sī xīn

    ①.忧思;思虑。②.思念之情。③.思恋爱慕之心。 [查看详情]

  • 四游

    sì yóu

    ①.亦作“四游”。②.古人认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别向东、南、西、北四极移动,称“四游”。③.指四季,四时。④.即四极。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查看详情]

  • 药雨

    yào yǔ

    指农历立冬后小雪前所下的雨。 [查看详情]

  • 岁差

    suì chā

    地轴绕着一条通过地球中心而又垂直于黄道面的轴线的缓慢圆锥运动,周期为26000年,由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对地球赤道隆起物的吸引力所造成;结果是春分点逐渐向西移动。 [查看详情]

  • 鱼鲔

    yú wěi

    泛指鱼类。 [查看详情]

  • 素纨

    sù wán

    白色细绢。可用以制衣、书写等。 [查看详情]

  • 元朔

    yuán shuò

    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查看详情]

  • 行像

    xíng xiàng

    ①.即行乐图。②.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③.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查看详情]

  • 余寒

    yú hán

    大寒之后尚未回暖时的寒气;残馀的寒气。 [查看详情]

  • 相唤

    xiāng huàn

    ①.亦作“相叫”。拱手报名,行相见礼。俗称“唱喏”。②.互相呼唤。 [查看详情]

  • 寤迁

    wù qiān

    谓刚刚醒来就迁移。 [查看详情]

  • 养日

    yăng rì

    指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养,通“羕”。 [查看详情]

  • 雨毒

    yǔ dú

    谓雨水过多。 [查看详情]

  • 土炭

    tǔ tàn

    土与炭。古代冬至和夏至悬于衡器的两端用以测阴阳之气。 [查看详情]

  • 雪粒

    xuě lì

    雪珠儿。 [查看详情]

  • 迎冬

    yíng dōng

    ①.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冬与五方之北、五色之黑相配,故于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出北郊祭黑帝,迎接冬日到来。②.犹入冬。 [查看详情]

  • 啸风

    xiào fēng

    犹呼风。谓呼啸而生风。 [查看详情]

  • 雨木冰

    yǔ mù bīng

    谓天气过冷,雨水降在树上随即结冻成冰。 [查看详情]

  • 玄木

    xuán mù

    传说中的一种常绿树,谓食其叶,可成仙。 [查看详情]

  • 咬春

    yăo chūn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称为“咬春”。 [查看详情]

  • 迎日

    yíng rì

    ①.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②.向日;随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