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𠨅]()
音《集韻》:如蒸切,音仍。《說文》:驚聲也。《玉篇》作
,往也。
义通作辸。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36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8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頁,第1字
注解
〔
〕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卜部。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réng、nǎ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𠃊、卤。
〔
〕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éng] ⑴ 惊声。⑵ 往。也作“辸”。㈡ [nǎi] ⑴ nǎi ㄋㄞˇ 同“迺”(乃)。
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