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羊朱切,音兪。《說文》:氍毹也。《風俗通》:織毛褥曰氍毹。《南史・夷貊傳》:梁大同「中」,高昌國獻蒲桃、良馬、氍毹等物。〈古樂府〉:坐客氊氍毹,𣯚𣰆五木香。韓愈、李正封〈郾城聮句〉:兩廂鋪氍毹,五鼎調勺藥。
义或書作毺。《三輔黃圖》:溫室規地以罽賓毺。
义亦作㲣。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貂檐褕,或作氊氍㲣。《通俗文》:氍㲣之細者名毾㲪。
音又,《廣韻》:山芻切;《集韻》:雙雛切,𡘋音㡏。又,《集韻》:舂朱切,音輸 —— 義𡘋同。
义《集韻》亦作𣮯、氀。
《古樂府》坐客氊氍毹,㲮𣰆五木香。
謹照原文㲮改𣯚。
注解
〔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毛部。
〔毹〕字拼音是s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俞、毛,五行属金。
〔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ū] ⑴ 〔氍~〕见“氍”。
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