㺖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荒檻切;《集韻》:虎檻切,音豃。《說文》:小犬吠。从犬,敢聲。
义又,《說文》:南陽新亭有㺖鄕。
音又,《集韻》:虎覽切,音喊 —— 犬聲。
音又,《集韻》:乙減切,音黯 —— 亦小犬吠。
音又,《廣韻》:楚鑑切;《集韻》:久鑑切,音懺。又,《廣韻》、《集韻》
下瞰切,音憨。又,《集韻》、《類篇》
呼濫切,音濫。又,《集韻》:許鑒切,音㒈 —— 義
同。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171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718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671頁,第28字
注解
〔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㺖〕字拼音是h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敢。
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