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𡘋兵媚切,音祕。《說文》:直視也。
义又,《博雅》:慙也。揚子《方言》:趙魏曰恥。或从目。
音又,《集韻》:莫肇切,音密 —— 義同。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莫八切,蠻入聲。《博雅》:視也。一曰惡視。孟郊〈征蜀聯句〉獷眼困逾䀣,《集韻》或作䀛。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192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5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762頁,第19字
《集韻》莫肇切,音密。
謹照原文莫肇切改莫筆切。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470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9頁,第50字
注解
〔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ì、m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必。
〔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直視。⑵ 慚愧。㈡ [mà] ⑴ 惡視。
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