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义《廣韻》同「幷」。
音又,《韻會》:部迥切,音 —— 相也。《禮・祭義》:行肩而不倂。【註】老幼行,肩臂不得倂。
义又,競也。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又】「與公倂倨。【註】對敵相拒也。
义又,與屛棄之屛同。《荀子・彊國篇》:倂己之私欲,必以道。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236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7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1頁,第25字
《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45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38頁,第36字
注解
〔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倂〕字拼音是bì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幷。
〔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ng] ⑴ 同“併”。
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