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𡘋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
义《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义又,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音又,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
义《集韻》:通作啼。
注解
〔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嗁〕字拼音是t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虒。
〔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í] ⑴ 同“啼”。
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