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集韻》:師咸切,音攕。《玉篇》:口臽嘇物也。《集韻》:唅嘇,物在口中。
音又,《集韻》:桑感切,音糝。又,所斬切,音摻 —— 義同。
音又,《集韻》、《類篇》七紺切,音謲 —— 聲也。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47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05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3頁,第9字
注解
〔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ān、c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參。
〔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n] ⑴ 〔唅( hàn )~〕见“唅1”。㈡ [càn] ⑴ 声。
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