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正韻》:陳知切,𡘋音墀。《爾雅・釋水》:小渚曰沚,小沚曰坻㊟〔「小渚曰沚」,開明版作「小陼曰沚」。原文作:小陼曰沚,小沚曰坻〕。《詩・秦風》:宛在水中坻。
义又,水中高地也。《詩・小雅》:曾孫之庾,如坻如京。《左傳・昭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壷,晉侯先㊟〔「投壷」,開明版作「投壺」。原文作:投壺,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音又,《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𡘋音紙 —— 止也。《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論養龍官曰: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冺棄之,物乃坻伏㊟〔「坻伏」,開明版作「坻㐲」。原文作:物乃坻㐲〕。
义又,場也。揚子《方言》:梁宋之閒,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
音又,《廣韻》、《正韻》:都禮切;《集韻》:典禮切,𡘋音此 —— 隴阪。秦人謂坂曰坻。張衡〈西京賦〉:坂坻嶻𡾹而成巘。
义或作𡊆、𡊇。
注解
〔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ǐ、c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氐,五行属土。
〔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ǐ] ⑴ 高坡地㈡ [chí] ⑴ 水中的小块高地
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