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皮命切;《集韻》:陂病切,𡘋音柄。《說文》:臥驚病也,一曰多寐也。《爾雅・釋歲》:三月爲寎月。
音又,《廣韻》:兵永切;《韻會》、《正韻》:補永切,𡘋音丙 —— 義同。
义《集韻》或作窉。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682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28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226頁,第21字
《爾雅・釋歲》三月爲寎月。
謹照原書釋歲改釋天。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16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4頁,第34字
注解
〔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ǐng、bì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𪧇、丙。
〔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ǐng] ⑴ 农历三月的别称。⑵ 睡觉多;老想睡觉。㈡ [bìng]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卧惊病。
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