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古厚切;《集韻》:舉后切,音苟。《博雅》:岣嶁,山名。又,楚衡陽城南有岣嶁峰。詳嶁字註。
音又,《集韻》、《類篇》居侯切,音句。《廣韻》:舉朱切;《集韻》:恭于切,
音俱 —— 義
同。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735頁,第20字
同文書局本: 第309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248頁,第8字
注解
〔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岣〕字拼音是gǒ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句,五行属土。
〔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ǒu] ⑴ 〔~嵝( lǒu )〕山名,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亦用以代指衡山。
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