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魚爲切;《集韻》、《正韻》:吾回切;《韻會》:虞爲切,𡘋音危 —— 三峗,山名。通作危。《書・禹貢》:三危底績。【疏】在鳥鼠西,與㟭山近,黑水出其南。卽三苗地。《後漢・西羌傳》:三危山在沙州燉煌城東南,以山有三峰,故曰三危。
音又,《玉篇》、《廣韻》、《集韻》𡘋五罪切,音隗 —— 山貌。與峞嵬通。
音又,《集韻》:魚屈切,音崛 —— 峗崪,山貌。或从兀。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740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310頁,第36字
標點整理本: 第250頁,第3字
《書・禹貢》三危厎績。
謹照原文厎績改旣宅。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18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5頁,第22字
注解
〔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峗〕字拼音是wé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危。
〔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éi] ⑴ 〔三~〕山名,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如“投三苗于~~。”亦作“三危”。
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