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𢗏
音《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正韻》:奇記切,𡘋音忌。《說文》:毒也。《左傳・定四年》:管蔡啓商,惎閒王室。【註】周公攝政,管蔡同紂子祿父,毒害周室也。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惎澆能戒之。【註】毒澆之能,故備之也。
义又,敎也。《左傳・宣十二年》:晉人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之脫扃,又惎之拔旆投衡。張衡〈西京賦〉:天啓其心,人惎之謀。
义或作㥍,亦作𢤵。
注解
〔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惎〕字拼音是j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其、心。
〔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ì] ⑴ 毒害:“管、蔡启商,~间王室。”⑵ 憎恨:“赵襄子由是~智伯。”⑶ 教导:“天启其心,人~之谋。”⑷ 意志;意向。⑸ 谋划。
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