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相居切;《集韻》:新於切,𡘋音胥。《說文》:取水沮也。或作𢪵。
义又,揟次,縣名。《前漢・地理志》:武威郡揟次縣。
音又,《集韻》:子余切,音苴 —— 義同。一曰取魚也。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105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3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0頁,第1字
注解
〔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揟〕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ū、j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胥。
〔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ū] ⑴ 〔~次〕古县名,在今中国甘肃省。⑵ 滤水。㈡ [jū] ⑴ 取鱼。
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