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廣韻》:羊益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夷益切,𡘋音亦。《說文》:解也、厭也。《書・太甲》:朕承王之休無斁。【傳】我承王之美無厭。《詩・周南》服之無斁。【箋】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义又,《說文》:一曰終也。
义又,《小爾雅》:明也。
音又,《廣韻》:當故切;《集韻》、《正韻》:都故切,𡘋音妒 —— 同「殬」,敗也。《書・洪範》彞倫攸斁。【傳】斁,敗也。【釋文】多路反,《說文》引〈洪範〉作。《詩・大雅》耗斁下土。【箋】斁,敗也。【釋文】《說文》、《字林》皆作。
义又,《前漢・薛宣傳》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註】斁,丁固反 —— 壞也。
音又,《集韻》:同都切,音徒 —— 塗也。〈周書〉:斁丹雘。〇【按】今《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又惟其塗丹雘,疏於二文皆言斁卽古塗字。則塗本有作斁者,而《說文》引《書》作𢾅,《書古文訓》亦作𢾅,蓋𢾅譌爲斁也。
音又,《集韻》:徒故切,音度 —— 義同。
音又,《韻補》叶弋灼切。枚乗〈七發〉:誠不必悔,決絕以諾;高歌陳唱,萬歲無斁。
注解
〔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ì、d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睪、攵。
〔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解除。⑵ 厌倦;懈怠;厌弃:“为絺为綌,服之无~。”⑶ 盛大的样子:“庸鼓有~,万舞有奕。”⑷ 终止。㈡ [dù] ⑴ 败坏:“耗~下土,宁丁我躬。”
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