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

复制

bǐng ㄅㄧㄥˇ

正文・辰集中木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辰集中

木部

9画

U+67C4

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3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518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464頁,第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陂病切,兵去聲 —— 一作棅。說文》:柯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盧。【註】戈戟柄。

又,爵豆之屬亦有柄。禮・祭統》:尸酢,夫人執柄。管子・弟子職》:進柄尺。

又,本也。易・下繫》:坤爲地爲柄。

又,權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既有利權,又執民柄。

又,《韓非子・二柄篇》:二柄,𠛬、德也。

又,山名。山海經》:柄山,其上多玉。

又,通枋。詳枋字註。

又,通秉。斗柄,《史記・天官書》作斗秉。

又,《集韻》:補永切,音丙 —— 持也。

又,《唐韻》、《古音》:必漾切 —— 義同。

注解

〔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柄〕字拼音是bǐ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丙,五行属

〔柄〕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丙声。本义是器物的把儿。

〔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ǐng] ⑴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⑵ 器物上的把儿⑶ 量词,用于有柄物⑷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⑸ 执掌⑹ 权⑺ 根本:“谦,德之~也”。

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