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人善切;《集韻》、《韻會》:忍善切,𡘋然上聲。《說文》:酸小棗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枇杷橪𣐈。
义又,《說文》:撚,染也㊟〔撚當為橪形誤。《說文》:「橪,染也。」〕。
音又,《唐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𡘋音煙 —— 橪支,香草也。劉向〈九歎〉:采橪支于中洲。
注解
〔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rǎn、y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然。
〔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ǎn]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枣:“黄甘橙楱,枇杷~柿”。⑵ 染。㈡ [yān] ⑴ 〔~支〕a.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b.古书上说的一种树。均亦称“撚支”。
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