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𡘋音宛 —— 涴演,水迴曲貌。郭璞〈江賦〉:洪瀾涴演而雲迴。
音又,《集韻》:紆願切,音怨 —— 水名。《山海經》: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註】涴或作𣹠,音寃。
音又,於袁切,音鴛 —— 義同。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臥切,惡去聲 —— 泥著物也。與汙同。韓愈詩:勿使泥塵涴。
注解
〔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涴〕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ǎn、wò、y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宛,五行属水。
〔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ǎn] ⑴ 〔~演〕(水流)曲折蜿蜒,如“洪澜~~而云回。”㈡ [wò] ⑴ 污,弄脏:“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㈢ [yuān] ⑴ 〔~水〕古河名。
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