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分勿切,音弗。《說文》:亂糸也。
义又,《爾雅・釋水》:紼,繂也。《詩・小雅》:紼纚維之。【傳】紼,縛也。
义又,《禮・曲禮》:助葬必執紼,〔註〕引棺索也。《釋名》:從前引之曰紼。紼,發也,發車使前。
义又,與紱通。《前漢・丙吉傳》: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註】師古曰:紼,繫印之組也。
义又,與芾通。《白虎通》:紼者,蔽也,行以蔽前。天于朱紼,諸侯赤紼。《詩》云:朱紼斯皇。又云:赤紼在股。〇【按】《詩》朱紼、赤紼,皆作芾也。
音又,《集韻》:芳未切,音費。《類篇》:縕也。
义《玉篇》:或从茀作𦂓,亦作綍。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2201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0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2頁,第21字
《詩・小雅》紼纚維之。《傳》紼,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524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2頁,第39字
注解
〔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紼〕字拼音是f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弗。
〔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ú] ⑴ 见“绋”。
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