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䀯橫切,𡘋音崩。《說文》作絣,氐人殊縷布也。《玉篇》:無文綺也。《戰國策》:妻自組甲絣。【註】絣,綿也。
义又,《後漢・班固傳》:將絣萬嗣。【註】絣,續也。
音又,《集韻》:普幸切,音頩 —— 義同。
音又,《正韻》:補耕切,音伻 —— 義同。
义又,《廣韻》:振繩墨也。亦作。
音又,《集韻》:𤰞盈切,音幷 —— 義同。
音又,《集韻》:必幸切,音𧚭 —— 急絙也。
义又,同「弁」。《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註】故書弁作絣。鄭司農絣讀爲弁。
音又,《集韻》:披庚切,音磅 —— 𢏳,或从糸,張絃也。
《廣韻》振繩墨也。亦作[匚中𢆶]。
謹照原文[匚中𢆶]改𢆸。
注解
〔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ēng、bīng、p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并,五行属水。
〔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ēng] ⑴ 绳子:“妻自组甲~。”⑵ 继续:“将~万嗣。”⑶ 编织。⑷ 捆绑。⑸ 绷;张。⑹ 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㈡ [bīng] ⑴ 错杂:“~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㈢ [pēng] ⑴ 张弓。⑵ 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