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𡘋音必。《說文》:止也。《玉篇》:冠縫也。《儀禮・既夕》:冠六升,外縪,纓條屬厭。【註】縪,謂縫著武也。
义又,《博雅》:韍謂之縪。
音又,《集韻》:薄必切,音邲 —— 義同。
音又,《集韻》:必結切,音彆 —— 必,或作縪,以組約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天子圭中必。【註】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謂以組約其中央而執之,以備失隊也。
注解
〔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縪〕字拼音是b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畢。
〔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缝著:“冠六升,外~。”⑵ 止。⑶ 约束。⑷ 古同“韠”,蔽膝。
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