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集韻》、《韻會》𡘋必袂切,音閉。《說文》:小草也。
义又,《廣韻》:掩也。《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义又,微也。《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义又,《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何晏註】猶當也。
义又,《小爾雅》:斷也。
义又,《楚辭・招魂》:菎蔽象碁。【註】蔽,博箸。
义又,地名。〈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註】八邑也。
音又,《集韻》:毗祭切,音弊 —— 義同。
音又,分勿切,音弗。《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繁蔽。【註】蔽車,禦風塵者。
音又,必列切,音龞。《類篇》:薆也。江淹詩:乳竇既滴瀝,丹井復寥泬。嵒崿轉奇秀,崟岑還相蔽。
音又,匹蔑切,音撇 —— 別也。一曰擊也、拂也。《史記・荆軻傳》:跪而蔽席。
音又,璧吉切,音必。《詩・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讀必。
义或作𦱓𦿔。
《鄭語》鄢蔽補丹依㽥歷莘。
謹照原文依㽥改依㽥。
《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蘩蔽。
謹照原文蘩蔽改藩蔽。
注解
〔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蔽〕字拼音是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敝,五行属木。
〔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敝声。本义是小草。
〔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遮,挡⑵ 隐藏⑶ 欺骗,隐瞒⑷ 概括
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